2025年,汽车主机厂谁能稳坐“钓鱼台”?
发布日期:2025-04-04 09:59
浏览次数:
【编者按】从2025年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上,一窥2025年汽车产业风向标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勾勒出汽车产业智能化、全球化新图景,租车行业作为汽车消费重要场景,正深度融入这场变革。新势力车企在换电网络、智能驾驶、飞行汽车等领域的突破,为租车市场提供了更具技术竞争力的产品矩阵;而车企加速 "生态出海" 战略,也将推动海外租车业务向本土化运营升级。随着燃油车产能整合与新能源产能扩张,租车行业可通过规模化采购加速电动化转型,依托央企重组形成的产业协同优势,构建更完善的智能车租赁生态。当技术创新与产业重构交织,租车行业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推手,在万亿级市场中开辟增长新赛道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5)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盛大召开,政府官员、专家学者、车企高管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。这场论坛犹如汽车行业的 “风向标”,清晰地勾勒出行业发展的新蓝图。但面对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巨大转型,车企们都不敢有丝毫懈怠,正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所言:“没人敢说稳坐钓鱼台。”“蔚小理” 再聚首,探寻差异化发展路径
在论坛会场的走廊里,李斌拿出 Nio 手机,热情地招呼李想与何小鹏:“来,加个电!” 三人的合影瞬间定格。李斌微笑中带着疲惫,何小鹏眉梢舒展满含自信,李想则神态自若,三人的神情仿佛是他们各自命运的写照 —— 蔚来面临 2025 生死大考、小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、理想凭借独特的发展思路占据一席之地。自 2020 年 “忆苦思变” 以来,这是他们第四次同框,却也是三人发展路径差异最为显著的一次。李斌在论坛上反思道:“要是 2022 年多建 500 座换电站,用户满意度肯定会更高。” 长三角地区凭借密集的换电站布局,贡献了蔚来 60% 的销量。尽管手握 419 亿元现金,李斌仍需在研发投入(2024 年达 130 亿元)、换电网络扩张与降本增效之间寻找平衡。既要推出售价 80 万元的 ET9 冲击高端市场,又要依靠乐道和萤火虫品牌抢占大众市场份额。何小鹏幽默地调侃:“李斌在复盘,我也在反思,没有车企能高枕无忧。” 背后是小鹏汽车的绝地反击。2025 款 G6 上市便斩获 7 分钟 5000 台订单,成功扭转口碑,毛利率从 - 1.6% 大幅提升至 14.3%。但何小鹏更关注飞行汽车领域,投入 30 亿元研发分体式飞行器,试图开拓 “低空出行” 这一新的增长点。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智驾标签被稀释的担忧,也是为资本市场打造新的故事。李想表示:“开放星环 OS,是为了打造行业创新共同体。” 如今的李想不再局限于 “奶爸车”,凭借 1128 亿元的现金储备,理想汽车正朝着 “技术平台输出者” 的方向转型。这一转变源于 MEGA 的市场遇冷,当纯电车型面临里程焦虑时,开放系统或许能为理想赢得生态话语权。但从 “最懂用户” 到 “技术赋能者”,李想的这一战略能否成功,还有待市场检验。雷军的加入为新势力竞争增添了新的活力。雷军认为国产车迈向高端,技术是根本。当雷军在台下关注地平线 560TOPS 算力芯片发布时,小米 SU7 Ultra 的赛道数据已在业内流传。这位手机行业的 “搅局者”,正试图将手机领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汽车行业。车企 “出海” 再升级,从 “贸易出海” 迈向 “生态出海”
本次论坛上,国际合作与 “产业出海” 成为热门话题。近年来,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成绩斐然,出口数据十分亮眼。2025 年 1—2 月,我国汽车出口 91.1 万辆,同比增长 10.9%,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28.2 万辆,同比增长 54.5%。中国车企的海外征程正在不断升级,从最初的贸易模式,逐步向海外建厂、合资合作、技术反向输出转变。长安汽车计划进入欧洲等海外重点市场,并在东南亚、中南美洲、中东、非洲等地加快布局,预计 2025 年海外销量突破 100 万辆。东风集团旗下的岚图汽车 2025 年将深耕欧洲市场,重点开拓中东市场,借助当地高端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。中国车企不仅在出口规模上持续扩大,海外本土化建厂的步伐也在加快。不少车企提出 “产能出海” 计划,通过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,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,降低成本与合规风险。例如,比亚迪投资 320 亿泰铢(约合 60 亿元人民币)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,将打造东盟地区首个年产能 15 万辆的电动汽车工厂;长城汽车、MG、长安和广汽等企业也在泰国不断拓展业务。岚图汽车 CEO 卢放表示,中国车企正从 “整车出海” 向 “技术出海” 转变,逐渐形成技术合作与竞争优势;从 “贸易出海” 向 “生态出海” 升级,加速海外建厂,构建海外生态体系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,中国车企参与全球汽车发展,正从单纯的贸易卖车,向制造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、探索本土化发展的方向转变,这一趋势愈发明显。为助力中国车企出海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搭建了 “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”(CARPRO),通过属地化服务、研究服务、协调服务等多种方式,帮助中国车企在海外落地生根,实现从 “走出去” 到 “融进去” 的跨越。强化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,顶层设计与央企重组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指出,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需求驱动的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,油电转换迎来重大转折,汽车产业生态重构迫在眉睫。目前燃油车产能至少 3000 多万辆,而新建的新能源车产能已达 2000 多万辆,油电转换仅消化了少量燃油车产能。当前,燃油车产销量和盈利率大幅下滑,部分企业甚至倒闭。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,推动燃油车企向电动化转型,支持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,主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燃油车企,避免资源浪费。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,提高产业集中度,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、掌握自主核心技术、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。通过整合央企在研发、制造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资源,推动汽车产业在智能电动领域实现新突破。同时,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实施了央企产业焕新、新能源汽车布局发展行动方案,以整车产品为核心,布局动力电池、汽车芯片、智能驾驶体系等关键领域,完善产业链布局,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。智能电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支持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紧跟国家政策方向,深入研究行业难点和热点问题,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决策参考,推动汽车产业变革。在智能驾驶方面,尽管行业发展迅速,但仍面临大模型安全可靠性、法律法规等问题,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,制定标准和规范,确保技术安全、有序发展。站在 2025 年这一关键节点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势力的创新引领、车企出海的积极推动以及产业重组的助力下,正踏上新的发展征程。